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土耳其II ~ 安卡拉

安卡拉古名anker,是毛的意思,有三種傳說:
1.菲尼基國王尼達斯聽從先聖之言必須找一座有毛的城市建都,最後在安納托利亞博物館對面的大城堡找到,所以以此為名。
2.埃及人沙拉丁攻占anker時,將他船艦上的毛收集並存放在此地他所建築的神殿中。
3.諾亞方舟的毛下在此地,顧以此為名。
後來改名安哥拉,因貿易世界聞名的安哥拉羊毛而得名。
19231013凱莫爾從伊斯坦堡遷都安卡拉,人口從2~3萬人暴增至目前450萬人,並成為土耳其行政及大學城。
*安納托利亞博物館:
此為15世紀的建築,原為驛站和絲綢市集。屋頂有10個圓頂,多以安納托利亞上的古代歷史為主軸。共分為:
1.       
舊石器時代
900000~10000B.C.
狩獵生活
石器、骨器、洞穴壁畫
2.       
新石器時代
8000~5500B.C.
村落生活
居住小屋,無屋頂無門無窗靠樓梯出入
是生活空間及儲藏室
3.       
石、銅器並用時代
5500~3000B.C.
信仰人物:
大地之母,胸大肚大
二層樓有門出入的房屋,畜牧、種植大麥及豌豆,使用陶瓷器,並有金銀的簡單裝飾品
4.       
銅器時代
3000~2000B.C.
城市規模
地下水道
5.       
亞述帝國
1950~1750B.C.
楔形文字並用泥板當信件傳遞
美索不達美亞至安納托利亞高原
6.       
西台帝國
1750~1200B.C.

北部黑海至安納托利亞高原
大房子、大陶瓷、商業貿易、有自己的神明
7.       
弗里吉亞
1200~700B.C
尼達西國王墓:53m大洞周圍用石塊圍起再用泥土覆蓋
西邊海上來的民族
8.       
烏拉爾圖
1200~600B.C

大的人頭像矗立在山丘上
9.       
里底亞
685~547B.C
開始有錢幣
從事貿易民族

今天的午餐在火車站的餐廳,據說是1920年的建築,希望伙食不要那麼骨董。
不過確實令人失望,又是湯、沙拉、麵包、水果,每天都是一樣的風味餐,
菜是茄子鑲肉看起來有點像羊小排,ohmy god!真令人不敢領教!(但同團的朋友說很好吃)
*凱莫爾陵墓 土耳其名稱阿尼特卡比

凱莫爾於19381110日死於伊斯坦堡,遺體暫措於人類學博物館,1944年動工蓋陵墓並於1953年完工(10)。陵墓包含公園、廣場、陵墓,陵墓前有獨立塔及自由塔兩座,塔前有三男三女各自代表各行各業的土耳其人。雙塔前是24隻西台帝國的石獅雕像所構成的石獅大道,象徵權勢和力量。正面的榮耀大廳即是凱莫爾陵墓所在。
凱莫爾最大的成就:讓土耳其成為開放的回教國家,把土耳其代向歐洲的現代化國家。
重要措施:廢除戴氈帽及穿傳統服裝
        訂定一夫一妻制
        提高婦女地位
        1928年廢阿拉伯文,改拉丁字母
        行政教分離。
去了凱莫爾陵墓,讓我覺得有遠見而能堅持理想目標的偉人,難怪能成為全土耳其至今仍十分尊敬的〝國父〞。還真的跟我們的國父 孫中山 先生有幾分神似呢!
結束安卡拉的行程,將要坐五個多小時的車往卡帕多其亞,本想好好利用時間來打電腦,哪知車上的空間真是小到動彈不得。沿途經過土耳其第二大湖 ─ 鹽湖。
    鹽湖(TUZ)土耳其第二大湖,1500平方公里,長80公里、寬40公里,以前的深度100公尺、  目前只有2.5公尺。鹽結晶約25公分高,收集上面5公分的鹽結晶,以小火車運送至工廠提煉,每年約生產30萬公噸的鹽,占全國使用的60%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土耳其I ~ 番紅花城


100/1/29 15:30從家裡出發+1h到桃園國際機場(+2h候機)+1.5h飛至香港(+3h候機)+12h飛至伊斯坦堡+2.5h轉機至安卡拉+3.5h車程至番紅花。
我們到達耳其旅遊的第一站番紅花共花了28.5h,真是千里迢迢,夠累人的吧!土耳其但願你讓我們值得如此辛苦!
飛機一到安卡拉竟然下雪了(導遊依在保證土耳其很少下雪的,看來氣候真的異常了),還越下越大呢!會不會像去日本許多行程都無法走啊!還好導遊說土耳其的雪最多50cm,祈求老天讓我們順利,尤其要坐到熱汽球。
番紅花城的由來由於當地曾大量種植番紅花而來,它的用途不僅可當佐菜的香料(西班牙海鮮飯),還可治心臟病呢!其珍貴之處更在於整株花只取雌蕊。
13世紀開始番紅花城即是東、西貿易商旅的驛站,17世紀名利雙收的富豪廣建磚、木打造的鄂圖曼式宅邸以突顯身分,1944年番紅花城擠身世界遺產之林。
在番紅花城希德爾立克山丘喝聞名全球的土耳其紅茶 (很招牌、全土耳其的紅茶都用一樣的杯子,走到哪裡都喝的到,連逛街也行),一杯1.5TL
 番紅花城市應該不是只有這間餐廳吧!雖然很有風格。但連續兩餐都吃這裡,一樣的沙拉、麵包、飯和水果,只有主食從雞肉換成牛肉。沙拉有怪味道,主食煮得血肉模糊,連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水果有羊騷味…天啊!真令人難以下嚥,只有我們家那三個不挑食的吃得津津有味,還說煮得比我有味道,搞不清楚是什麼味道,還說我是ㄠˋ客,要老闆把我趕出去。
這是以前絲織品交易的市集,上面煙囪上的窗戶都很小以防小偷,中間有中庭式交易處。土耳其澡堂通常男女生分開,中間有個大理石平台、下面是暖抗,躺在上面享受土耳其的〝磋仙〞服務,屋頂有許多玻璃的小天窗可享受日光浴。
番紅花城有許多貓,還知道定點去找食物呢,跟台灣的侯硐粉像哦!
土耳其人很熱情,彥宇還被漂亮的美眉邀約,頗受寵若驚哦!
小朋友粉可愛,開口請他們合照都不怕生呢!

鄂圖曼官邸~三層樓的建築裡,有許多房間,可容納大家庭同住呢。而且男、女生聚集在不同的房間,廚房準備的餐飲先放在旋轉餐盒,再由服務人員送至各聚會房裡,夠聰明吧!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土耳其大事記

土耳其共和國簡介
【面積】779,452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22倍。亞洲部分稱為安納托利亞,約佔總面積的97%
        小部分在歐洲的土地稱為色雷斯。
【人口】約為台灣的三倍,90%為土耳其族,其餘為庫德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及猶太人。
【宗教】99%信奉回教,少數為基督教、天主教及猶太教。
【氣候】安納托利亞高原屬於高原氣候型,沿海地區為地中海型溫和氣候,黑海區多雨、潮濕。
【首都】安卡拉
【時差】比台灣晚6小時,夏季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比台灣晚5小時。
【電壓】220V
【特色】紅茶、咖啡(可算命)、茴香酒(又稱獅子奶)
【歷史】
西台帝國
B.C.2000
印歐民族西台人從高加索地區移民過來,建立西台帝國。
B.C.1300
國王哈圖西里三世和埃及國亡拉姆西斯二是簽訂喀迪洵條約,國力達到最高峰。
B.C.800
弗里吉亞人取而代之,建都戈第昂。
B.C.560
里底亞人掘起,建都薩爾迪斯。
B.C.546
被波斯的居流士大帝推翻,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份。
希臘羅馬時期
B.C.334~323
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趕走波斯人,統治整個安納托利亞。
B.C.129
羅馬帝國在這裡建省,成為羅馬的一部份,首都以弗所。
拜占庭帝國時期
(基督教文明)
330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 都至 君士坦丁堡。
395
東羅馬帝國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527~565
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庭帝國文治武功最盛時期。建蘇菲亞大教堂。
1071~1243
突厥賽爾柱人在孔亞建魯姆蘇丹國。
思想家梅芙拉納創旋轉舞。
後此帝國被蒙古人打敗。
鄂圖曼帝國
1288
另一突厥集團在奧斯曼的領導下,在布爾薩建立鄂圖曼帝國。
1453
麥何密特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堡。
1520~1566
在蘇雷曼大帝領導下,國力最強。1529年並曾打到維也納城門下。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入同盟國,對英法宣戰,後戰敗幾被瓜分。
土耳其共和國
1923
凱莫爾領導土耳其人抵抗外侮,廢除不平等條約,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地理】國土東西長約1600公里、南北長約500公里。跨歐、亞兩洲。三面環海,北為黑海、西
        為愛琴海、南為地中海。東北與喬治亞為鄰、東部緊臨伊朗、東南與敘利亞及伊拉克接壤。
        歐洲與保加利亞及希臘為界。
 分成七大地區:
黑海地區
番紅花城

茶、榛果、奇異果
馬爾瑪拉海地區


向日葵、葡萄、茴香酒
愛情海地區


橄欖、桃子、無花果
地中海地區
安塔利亞
山區滑雪、海邊曬太陽
溫室栽培番茄、棉花、柳橙
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
卡帕多奇亞
夏季乾燥、冬天寒冷
青椒、南瓜
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

一年有六個月都在下雪
牛、山羊、綿羊
安納托利亞東南部地區


五大城市分別是伊斯坦堡、安卡拉、伊茲米爾、布爾塞、
三大湖:凡湖、鹽湖、bigton(取同音)
最高的山:亞拉拉特山,是諾亞方舟出處。
【旅遊日期&行程】2011/01/29~02/08
           
【費用】
團費(含簽證小費門票等)
99000 x 3
297,000
422,300
護照
1700 x 3
5,100
旅行平安險

4,000
買皮衣

84,200
零用

US$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