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們的行李有增無減,就這樣大包小包的來到了波士頓。頭痛的是接下來該怎麼去住宿的地方?計程車?地鐵?….我們在波士頓只待3天,地鐵票一日券US$12、一週券US&19,為了充分的發揮地鐵票的作用,當然選擇了地鐵。天啊!磨難的開始~~紅線轉綠線、換線還要上下樓、人超擁擠的、行李超重的…..。
這是我們要住的地方嗎?庭院種滿鮮豔的小花…..來台北後再也無緣住House了,彷若電視影集中二十世紀的高級住宅,我在做夢嗎!沒想到竟是惡夢!電梯只能容納1人且要拉鐵門,震動的很厲害,是靠震動上下嗎?旋轉式樓梯讓人覺得像迷宮,更慘的是要扛行李。房間格局更是奇怪到不行,廁所的燈一閃一閃,動不動就跳電….這是幽靈古堡嗎?接踵而來的覓食,最近supermarket在30分鐘腳程外的地方。為了吃,繼續走走走!
結論:沒有親眼所見絕非事實,沒有親身經歷,看似再美好的生活都不值得羨慕。
1050630
麻省理工學院
誰說在大都會人比較冷漠呢?我們因找不到麥克勞倫大樓與大圓頂而繞來繞去時,一位路人馬上熱心地說帶我們去。
為了一睹這大學中的博物館,真的是踏破鐵鞋,因為一直找錯方向。不過,真的很值得,US$12同時欣賞人類學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只是家裡的ㄚ伯太累又沒興趣,沒有進來,我們不好意思逛太久。
人類學博物館
銅錢做的衣服
最佩服的是這頂用河豚皮製作的做戰頭盔。
自然史博物館

一次走訪兩間美國的名校,雖然沒有辦法做深入的了解,但卻能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氣息,及對研究的熱情。我覺得這是台灣各大專院校最需要的~~喚醒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對學術自然而然的喜愛。
人類學博物館
最佩服的是這頂用河豚皮製作的做戰頭盔。
自然史博物館
博物館中精心設計,也有真實的蜂巢可以觀察哦!
建於1733年的三一教堂,因1872年一場無情的大火而付之一炬。
1877年老建築重燃新生命,多年的重建、精緻的設計,為它在美國教堂建築中奠定不可抹滅的地位。
1885年三一教堂被評選為美國十大教堂之一,
百年以後又再度被「美國建築學會」評選為「美國最美麗的教堂」。
我們本想買票進入參觀,可是被我家的阿伯「還不是有看沒有懂」的理由給否定。
我們本想買票進入參觀,可是被我家的阿伯「還不是有看沒有懂」的理由給否定。
正式名稱為漢考克廣場,在在波士頓當地俗稱為漢考克,是一座60層,(240 M)的摩天大樓。該塔是由貝聿銘及其合伙人亨利·N.柯布設計並於1976年完成。在波士頓,它保持最高的建築的記錄超過30年。
藍天白雲下的三一教堂整個映照在約翰漢考克大樓裡。
藍天白雲下的三一教堂整個映照在約翰漢考克大樓裡。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波士頓市立圖書館於1895年擴建後對外開放,曾有人民的皇宮(a palace for the people)的美譽,
老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