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709
早上就要離開紐約前往華盛頓,有人被前天去outlet時,在Bus Station狂奔驚魂記嚇壞了,所以早早就拖著我們坐計程車來,沒想到這~~只是個路邊的站牌,沒得吃早餐、餓著肚子在路邊足足站了快兩個小時,三條線+冒煙…..
1792年首任總統華盛頓奠定宏圖基石,1800年第二任總統亞當斯才是首度入住的總統
白宮其實是一個建築群組成的,包括了主居住區的中央建築和東西兩個側翼。因為很大一部份在地下,或者被園林遮蔽,很少人知道白宮的規模。
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地標,為紀念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石碑建築物的內部中空,是世界最高的石製建築,原本米爾斯的最初設計是在底部有開國英雄柱廊圍繞著華盛頓紀念碑,但在美國工兵處陸軍上校凱西被託付重新設計地基與塔身之後,他放棄了柱廊的構想,專注於方尖碑的建造,並將地基挖深、以古埃及的比例重新設計主塔
是為了紀念在二戰期間服役的1600萬美國軍人而建的。
是由好幾個紀念碑組成的橢圓形碑群,最外層組成橢圓形的56個紀念碑分別代表當時美國的48個州,還有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幾個參戰的美國海外屬地。而這些紀念碑上都刻上了銅質花環,花環與紀念碑之間用了一根碩大的銅質繩索連接起來,象徵著美國人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精神。
為紀念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紀念堂採用古希臘巴特農神廟式的大理石構建,四周用36根大理石柱子圍繞,整座建築呈長方形。36根白色的圓形廊柱象徵林肯擔任總統時所擁有的36個州,每個廊柱的橫楣上分別刻有這些州的州名。
這位以解放黑奴著稱的美國第16任總統阿伯拉罕 林肯的名言『the govem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 刻在石壁上。
1865年4月14日晚上,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家歌劇院內忽然槍聲大作,坐在劇院欣賞歌劇 56 歲的亞伯拉罕 林肯倒在血泊之中喪失生命。有機會來林肯紀念堂的話記得算算看階梯是否正好是用來紀念林肯的56階。
在美國近代的大小戰事裡,越戰大概是最沉痛的一段歷史。這個從法國手裡接手過來的戰爭,從60年代初期一直到1975年全面撤軍,雙方的傷亡人數史無前例。
這座越戰紀念碑在戰後1979年時開始募款,1981年公開競圖。出人意料地由年僅21歲,還在耶魯大學就讀的華裔設計師Maya Lin的作品最為最後的紀念碑的設計。
紀念碑主體是兩座花崗石牆交會成一個「ㄑ」字型。紀念碑不談勝負,不為歷史下任何註解,牆上也没有什麼名人的字語。純粹就是一行又一行在越戰裡陣亡的美軍戰士名字。不同於一般紀念碑通常是由地面向上矗立。這座紀念碑所處的位置比地平面略低,如同被埋葬於地底下。為了蓋這座念碑,華府的大廣場像被切割了一道大傷口,也象徵著越戰這個在美國人心目中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在1993年,為了紀念婦女在越戰中的貢獻,紀念碑的南側出口又多了另一座銅像Vietnam Women's Memorial。
這些紀念碑的原意是要用來撫慰人們心中的傷口的,不過每一個爭議都好像又重新在這個傷口上灑鹽。政治妥協的結果就如今天來看這個越戰紀念碑和紀念銅像。
2009年時上映的美國冒險喜劇電影《博物館驚魂夜2》(Night at the Museum: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是一齣獲得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官方支援、以該博物館為主場景所拍攝而成的作品
展覽場有許多個單元,時間有限,根本無法細心慢慢看。
比較吸引我的是,詳細介紹人類各個年代演化的過程外。
更利用電腦影像合成,讓你看看自己如果生在那個時代會長成什麼樣子?還蠻有趣的!
礦石展

最有價值的鎮館之寶,應該是這顆60多克拉的彩鑽。據研究原本出現在印度的富商是100多克拉,輾轉到法國、英國後消失,再出現已是目前的樣子。(聽完,有點忘了,無法做完整陳述。)我想他的價值,應該不只在寶石本身了,更因為它的歷史意義。
比較吸引我的是,詳細介紹人類各個年代演化的過程外。
更利用電腦影像合成,讓你看看自己如果生在那個時代會長成什麼樣子?還蠻有趣的!
我們今天看似理所當然的化石,都是研究人員一點一滴辛苦的結果,怎不令人感動。
礦石展

美國最重要的繪畫聖殿。為世界排名第六最多人參觀的美術館,藝廊西棟收藏歐洲中世紀到19世紀的重要畫作與雕塑,而藝廊東棟則主要收藏現代藝術作品。
再見竇加


小朋友趴在地上認真地畫著竇加的雕像
真是可愛。
第一座雕像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即使身材不好也能成為很優雅的舞者。
總能讓我感受他內心的掙扎與滿腔熱情的梵谷

再見竇加
小朋友趴在地上認真地畫著竇加的雕像
第一座雕像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即使身材不好也能成為很優雅的舞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