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誤闖台灣詩路(鹽水區)

老公總是抱怨我都沒有時間陪他去度假,(其實,這並非事實)。吃早餐時,又再念:「鄰居夫妻又帶孫子去南部玩了。」聽也知道意思。正好這星期最空閒,說走就走(這時已是10點多了),去哪裡?不知道,去了再說。
在車上一覺醒來,已過台中,查了手機。台南除了七股鹽山,還有一個井仔腳瓦盤鹽田,據說是看夕陽的好地方哦!就去這裡囉!
沿途經過一座很有特色的指標『台灣詩路』,會是怎樣的地方呢?古樸中又挺雅致的。











去鹽田看夕陽還早,就先去走走吧!午後的南部依然艷陽高照,可是兩旁的木棉樹蔭下,徐徐的風,吹得很舒服。



一位正在烈日下做工的阿伯親切的上前招呼「歡迎我們到台灣詩路」來。後來才知道這一條路的所有規劃與設計,都是這位阿伯一點一滴寫計畫書、企畫案向台南市政府或社區發展協會申請經費蓋的。

一個小小的心願,一點一滴的努力,再集合大眾的意見與資源,終於造就這條別具特色的街道。有時還舉辦音樂會、人文饗宴….,希望地方的年輕人開闊不同的視野。不得不佩服這位阿伯的毅力與堅持,每天透早就為了這條路上的一磚一瓦,認真地工作著,不為什麼?也沒想過要把這一切留給自己的子孫,只希望讓台灣更多年輕人認識「河洛語詩詞的美」。台灣有這麼愛這塊土地的人,真的太讚了。阿伯未來還有許多夢,今年想邀請曾是諾貝爾文學獎文學家,來共享文學的饗宴、設置台灣詩路郵筒........。有夢最美,一點都不覺得阿伯的年紀大了,如他自己說的:想做的事太多,哪有時間去記年齡呢?
一杯60元咖啡,免費的河洛語詩詞解說與吟唱,一下午清涼悠閒的閒適,真是太幸福了!





原來房子是這樣蓋的,先在下面蓋好屋頂,再放上去組合?孩提的印象中,好像都是爬到屋頂蓋的,不是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