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626
可能是時差因素,所以一直睡不好,起了個大早,和老公在飯店及附近走走。空氣很好,散步很舒服,清早7:00多就有急急忙忙趕公車上班的人潮。
熊熊周圍有許多掉落的松果,既完整造型又棒。
赫然發現,這個不是很先進的歐洲國家,公共硬體設施卻相當不錯。公車站是玻璃的、公車還是雙車廂呢!連天橋都有電梯哦!
1060629
波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土被納粹德國和蘇聯兩個帝國同時侵入,波蘭有600萬人口在二戰中喪生,華沙在當時被轟炸夷為平地、宛如廢墟。
是波蘭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和獨裁者。
青年時期曾參與謀劃刺殺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行動而被捕,流放到西伯利亞。
後加入波蘭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俄羅斯作戰,但被德國囚禁。
1918年,波蘭成功獨立並建立共和國,他成為總統至1922年並對蘇聯作戰並被解職。
1926年,他發動軍事政變,自任總理,實行殘酷的獨裁統治,宣傳法西斯主義。他積極和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合作,簽定互不侵犯條約。
於1935年逝世,4年後波蘭被德國占領。
轉角就是『瓦津基公園 (Park Łazienkowski)』,有波蘭最美麗的公園之稱,因公園內有座蕭邦的雕像,故又稱作『蕭邦公園』。每年5~9月的星期日在蕭邦雕像下舉行露天音樂會,即使不是夏季,公園內的『梅希萊維茨基宮 』,每晚也會有室內鋼琴獨奏,蕭邦生前曾在這個華麗宮殿為王公貴族演出…
雕像以深綠色的裝飾銅鑄成,5公尺高,重達16噸,寬大的底座由淺褐色的花崗石砌成,構思獨創,造型別緻。座向法國,而臉則是面向波蘭,因為他一心想回波蘭的他。
他在39歲那年因肺炎病逝於巴黎,但他心向波蘭,所以在遺囑中表示,要把自己的心臟葬在華沙聖十字聖殿裡。
雕像旁種了許多蕭邦玫瑰,開得非常茂密。另一旁有弗朗茨.李斯特 (Ferenc Liszt)的雕像,是為匈牙利作曲家、鋼琴演奏家。也是蕭邦的好友,蕭邦更因里斯特的引薦,才能在巴黎一舉成名。


公園裡,到處是這樣的林蔭大道,天氣涼爽,很舒服。
公園綠地有許多小動物、小昆蟲,
可愛的松鼠好像跟台灣的松鼠長得不太一樣
他在39歲那年因肺炎病逝於巴黎,但他心向波蘭,所以在遺囑中表示,要把自己的心臟葬在華沙聖十字聖殿裡。
雕像旁種了許多蕭邦玫瑰,開得非常茂密。另一旁有弗朗茨.李斯特 (Ferenc Liszt)的雕像,是為匈牙利作曲家、鋼琴演奏家。也是蕭邦的好友,蕭邦更因里斯特的引薦,才能在巴黎一舉成名。
公園綠地有許多小動物、小昆蟲,
瓦金津公園(水上宮殿) 是華沙最大的公園,有一間又一間的皇宮,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當時作為帝王的別院,1918年正式改為公園,向公眾開放。
這裡應該是正宮住的地方,屬新古典主義建築,『瓦津基』在波蘭文裏是指『皇家浴室』,當初是一間國王鍾愛的泡澡屋,後來才轉變成現在的宮殿建築,目前這間宮殿已改造成博物館,展出許多皇室之前的收藏,以17、18世紀的畫作為主。
這裡應該是正宮住的地方,屬新古典主義建築,『瓦津基』在波蘭文裏是指『皇家浴室』,當初是一間國王鍾愛的泡澡屋,後來才轉變成現在的宮殿建築,目前這間宮殿已改造成博物館,展出許多皇室之前的收藏,以17、18世紀的畫作為主。
科學文化宮廣場前的雕像是哥白尼
前身是『史塔胥茨宮 (Staszic Palace)』,屬於新古典主義晚期的建築。是在1952年,由蘇聯領導人史太林下令興建,宣稱這是蘇聯人民送給波蘭的「禮物」,並隨即從蘇聯派來了3500名工人。不過波蘭卻要為這批工人提供住宿,要把他們安置在一特別興建的村莊內,還要包括電影院、泳池、餐廳等各種設施。對於當時剛受二戰戰火摧毀,正等候重建的華沙來說,這明顯是不切實際的建築物,純粹是史太林個人好大喜功之作,但是波蘭人卻沒有拒絕這份「禮物」的權利,而這份「禮物」最終亦在1955年完工,並被命名為史太林科學及文化宮。科學及文化宮自此就成為了整個華沙的中心點。波蘭科學院前立著2.8公尺高的『哥白尼雕像』,是15世紀波蘭的偉大天文學家,白天的身份是神父,晚上致力於天文研究,宇宙以大陽為中心公轉的理論就是哥白尼提出的。
華沙新城區
華沙大學(Uniwersytet Warszawski),最顯眼的標誌即新巴洛克式的大門,上頭雕著象徵波蘭的黃金老鷹,華沙大學於1816年設立,僅次於克拉考大學,是全波蘭第2古老的大學,蕭邦亦曾在此就學。
華沙大學(Uniwersytet Warszawski),最顯眼的標誌即新巴洛克式的大門,上頭雕著象徵波蘭的黃金老鷹,華沙大學於1816年設立,僅次於克拉考大學,是全波蘭第2古老的大學,蕭邦亦曾在此就學。
蕭邦在華沙大學附設的中學唸書時,曾在這教堂擔任管風琴手
原是建於1643年的 拉濟維烏宮 (Pałac
Radziwiłłów),當年是立陶宛大公國貴族拉濟烏家族的豪宅之一,1765年曾作為劇場,波蘭最早的歌劇公演即在此,蕭邦8歲時的第一場鋼琴演奏會也是在這裏,於1994年開始設為總統官邸。
布里斯托飯店 (Bristol Hotel)
二戰期間曾是納粹德軍在華沙的行政總部,1901年改建造完成,屬新文藝復興式建築,是華沙歷史最悠久,也是價格最昂貴的五星級飯店。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畢卡索都曾住過,也是居里夫人慶祝她得到諾貝爾獎的地方。
波蘭愛國詩人~亞當密坎凱維奇雕像
與蕭邦是老友,但也常有爭執,如:誰比較愛國?誰對波蘭的貢獻大..... ?亞當密坎凱維奇說他用文字記載波蘭,為波瀾留下永恆的資料,而蕭邦的波蘭音樂是演奏給俄羅斯人聽的......
與蕭邦是老友,但也常有爭執,如:誰比較愛國?誰對波蘭的貢獻大..... ?亞當密坎凱維奇說他用文字記載波蘭,為波瀾留下永恆的資料,而蕭邦的波蘭音樂是演奏給俄羅斯人聽的......
華沙老城區
最能見證華沙歷史的就是華沙的舊城區,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軍長達5年的佔領,加上1943年猶太起義與1944年的華沙起義,造成近9成的城市建築被毀,及數十萬華沙居民犧牲。整座城市是從瓦礫堆中重建起來的,但卻重新恢復到17~18世紀的舊觀,走在華沙舊城區的街道上,每棟建築外觀看起來都超過200年以上的歷史,看不出是1949年~1963年間重新建造,由此可見,波蘭人堅毅的民族性及愛國精神。
廣場上的紅色建築是『皇家城堡 (Zamek Królewski)』是過去的舊皇宮,17世紀中葉可說是全歐洲最美的皇室宅邸之一,二戰時被夷為平地,亦是戰後重建,屬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現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蹟,開闢為國家博物館。
中央矗立著一根22公尺高的石柱,上頭有尊手持十字架的『西吉斯慕都斯三世 (Sigismundus Vasa III)』雕像,1573年,他將波蘭首都由南部的 克拉考(Kraków)遷至華沙,他兒子於1644年為父親立了這尊雕像。


後來經過多次的修建,被改成英國哥德式樣貌,戰後重建時恢復為原本哥德式風格,
話說有一條美人魚某日在距離舊城區不遠的河邊休息,並發現自己迷上華沙,於是決定從此留下。住在附近的漁民這時發現,他們所部下的魚網被人破壞,失去所有魚獲,於是設計捕捉犯人,也就是美人魚。不過他們看見美人魚時,反而被他的歌聲迷倒了。後來一位富有的商人設計把美人魚捕捉,並把它困於一間茅屋內。美人魚的哭聲後來引起一位漁夫的注意,漁夫就聯同他的朋友一起拯救了美人魚。美人魚為了報恩,從此就拿起長劍和盾牌,肩負起保衛華沙和華沙市民的責任,成為華沙的守護神。
樓堡 (Barbakan)
原始建築是1548年義大利威尼斯建築師所設計,主要用來防禦舊城的北方,入口處有一道護城河和吊橋,這是戰後重建的,常有許多華沙藝術家來此展示創作。可是我們走到這裡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只好匆匆加快腳步,無心好好欣賞。
天橋下就這樣了,不難想像無遮蔽的情況。
不過午餐很棒,補償了惡劣的天氣,也為我們在華沙留下美好的回憶。難怪人家說美食有療癒的功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