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ISIS風聲鶴唳下的中東行( II ) ~ 亞克古城、拿薩勒斯&提比里亞

海法(0.5H)--亞克古城


鄂圖曼土耳其所建造的海港,從腓尼基人統治時期開始,亞克就是個移民不斷的港口城市,這裡是醫院騎士團的駐地,耶路撒冷的門戶,十字軍與伊斯蘭教徒的兵家必爭之地,英國託管時期變成監獄。
老大一到這裡,直說領隊都沒有照著導遊的解說翻譯,而且很多歷史都介紹的不正確。對於古文明歷史一點都不瞭解的我,反正怎麼聽都霧煞煞。一直擔心著難不成他想跳出來講嗎?還好在社會〝混〞了一年,終於懂事的說:人家是在工作賺錢養家!



聽說以前的人都長得不高,所以門也不大,用我們家最大隻的試試看,應該還可以接受啦。



古城裡的文創店,即使看不懂希伯來文,也知道是做什麼的吧!

這就不知道是什麼了?有點像童玩套圈圈。但另外一個呢?刑具嗎?

今天中午在古城上用餐,餐點雖然豐盛且多樣化,但幾乎都是我不敢吃,味道特重的蔬菜。
但餐廳的視野很棒,不禁令人胃口大開。


此外,不得不佩服以色列農業上的導流與滴灌技術,在這片荒蕪的沙漠之地能生產這麼多新鮮的蔬果,不僅可以自足,還可外銷呢。

亞克古城(1H)拿薩勒斯
是以色列其中一個阿拉伯人居住的地方,是天使加百列向瑪利亞報喜,也是耶穌成長的地方。





現在拿撒勒有兩座天使報喜堂,第一座是天主教芳濟會的天使報喜堂,另一座是希臘正教的天使報喜堂,又稱聖加百列堂或聖母井堂,位於希臘正教相傳瑪利亞常去打水的井旁,現在的教堂是在20世紀初會地震修復的模樣。天主教的天使報喜堂建於傳說為瑪利亞的故居上。原本的教堂於50年代改建後,發掘出十字軍昔日的教堂。

在教堂中展出各國饋贈不同民族風的聖母抱子像畫像,這是穿和服的聖母與聖嬰畫像,其中還有一個台灣的作品,像極了媽祖像,令人莞爾。


聖母像腳下為什麼會有一條蛇呢?不知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提比里亞
是以色列重要的大城之一。位於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海畔,1948年被以色列占領。提比里亞建於公元20年,由大希律王的兒子安提帕˙希律於Rakkat的廢墟上所建,並成為加利利行省的省會。
清晨Hotel Galei Kinnerth旁的加利利湖寧靜而安祥,令人難以想像數年前以色列與敘利亞在這裡激戰的慘烈情景(對岸就是敘利亞戈蘭高地)


今天一早的行程,特別安排乘坐傳統古船環加利利湖,此湖不僅因耶穌在此顯神蹟而聞名。
更是以色列與敘利亞必爭的水源之地。

這個是模型




本來以為坐船不過就是欣賞風景,意外的來個升旗典禮,很久沒聽到國歌,人在異鄉,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以色列人的生意投腦動得真快呢?還是亡國期間所受的苦難與種族迫害,到在艱困的環境下齊心合力建國,也希望處在國際局勢岌岌可危的台灣,能對國家更認同呢!不過以色列人民的精神怎能不讓我們欽佩與效法啊!
感傷歸感傷,導遊高歌熱舞的帶動下,讓氣氛急轉歡樂。也讓我感受到以色列人民因生活的磨練,非常懂得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光。

加利利湖面積166平方公里,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因此有人稱它為加利利海。長約21公里,寬約13公里,最深處達48公尺,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比死海高200公尺左右),主要水源來自約旦河。
加利利湖中最有名的是彼得魚,希望午餐有著落,所以我們可要努力點。沒想到上鉤的竟然是條木魚!





原來彼得魚就是台灣的吳郭魚,只是大很多,不過這裡的馬鈴薯很Q很好吃哦!

湖邊的八福山
原來耶穌曾在此「登山訓眾」,傳講「山中寶訓」,而且聖訓第一部分內容論八福,故而得名。八福是「八福真諦」或「真福八端」的簡稱,是耶穌向世人指明八種人是有福的。這八種人分別為虛心的、哀慟的、溫柔的、渴求慕義的、憐恤的、清心寡欲的、使人和睦的,以及為正義而受逼迫的。
山頂上耶穌論八福之處,在一九三八年建起了一座教堂,建築呈八角形,有八種顏色的玻璃窗,標誌著「八種福」。這座造型優雅的建築物,用當地的黑色玄武岩建成,只有週邊的圓拱用拿撒勒的白色岩石所造,四周環繞著的一圈白色石柱,是用羅馬的石灰華(也叫鈣華,來自泉水中的石灰質)製成。

接著,來到塔布加(Tabgha)七泉教堂(Church of Heptapegon The Seven Springs)
堂內有塊當初耶穌擺放五餅二魚的石頭,地面石頭前是五餅二魚馬賽克。除此之外,教堂裡還有一大片西元480年左右鋪設的,帶有埃及色彩的漂亮馬賽克。

五餅二魚故事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 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什麼吃。 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
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的坐在青草地上。 眾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 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
迦百農遺城
考古學家發掘,迦百農早在西元前十一世紀就有人居住,在耶穌時期約有三、四千人。當耶穌在自己的家鄉拿薩勒不受歡迎時,便來到加利利湖西北邊的迦百農村傳道,同時醫好彼得岳母、百夫長僕人的病,有時還在會堂驅趕污鬼等,因此得到村民的接納,耶穌因而稱這個地方為「自己的城」。



村民們雖然目睹了耶穌的神跡,但是仍然有許多人不信,耶穌遂預言它「將來必墜落陰間」,很巧的是,在過去一千多年的歲月中,迦百農曾在多次的地震和戰亂中被毀,十一世紀時甚至被遺棄,直到十九世紀才又被考古學家發現。1968~1986年,法國考古學家Virgilio CorboStanislao Loffreda在這裡發現了猶太會堂的遺跡,經證實這是第一世紀的建築,相傳這裡就是耶穌當年教導人的會堂。

沒有留言: